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首爾清溪川文化館@常設展館
4月3日(星期日)在清溪川文化館看完那個"京城1930"的展覽,我便順道看清溪川文化館(청계천 문화관)內其它常設展館。其實這個清溪川文化館主要是向我們介紹清溪川的變化和歷史,參觀路線方面,建議我們由正門先坐扶手電梯到四樓開始參觀,這樣邊看展覽,邊順著斜坡往下走至地下,完全不用爬樓梯便可以看完整個展覽。
好﹗各位有興趣就跟我一起看看文化館常設展館內的展覽吧﹗
一上四樓推門進去,除了有接待處諮詢中心,旁邊就有一個首爾漢江以北的模型。
重點突出介紹清溪川在首爾的位置。有時間,其實我也很想由市廳那邊清溪川的起點,走到漢江那邊﹗
接著看到一個銀幕在播放以前居民在清溪川板子村生活的情況。
當時在這類板子屋生活的都是貧苦大眾,生活都相當艱苦﹗
螢光幕兩邊便有板子屋的立體模型。
原來後來因為城市的發展,以及為了改善清溪川的環境,清溪川全被填平,並在上邊建了高架道路。
下邊的是東大門運動場,現在運動場已不存在了﹗
上邊的照片,沒有用閃光,拍出來的效果有點恐怖﹗
這裏其實是模擬清溪川廣通橋一帶被埋入地底的情況。
廣通橋的雕刻仍保留著。
下邊的圖片就是清溪川被填平後,建了高架道路的情況。
還有一列非常精緻的模型,展示出由高架道路,又變回復原清溪川工程的說明。
把高架道路拆掉,
路面也挖走,
把清溪川重現我們面前﹗
而且把她美化,成為首爾其中一個旅遊休憩的好去處﹗
其中一個小展廳還介紹了清溪川的自然生態,印象中在清溪川常看到鴨子和鴛鴦。
還有一系列現時的清溪川圖片。
部分以前建的高架道路橋墩,現在仍保留在其中一段的清溪川上。
好,接下來是介紹清溪川的一些歷史展品以及歷史資料。
朝鮮初期的水標(조선초기의 수표.1441年 世宗23年):世宗時期,根據戶曹的建議建在馬廛橋(現水標橋)西側的水位測量器具,是為科學預測開川之泛濫而設的世界上最早的河川量水標,具有重要價值。
濬川的歷史(준천의 역사):朝鮮後期,都城人口激增,生活污水的增加,而且無休止的樹木砍伐導致泥沙順流而下,淤積於開川,每到下雨就有洪澇災害。1760年,英祖設立濬川司開始開川整治,共耗時57天,動用勞工21萬名。1773年,又在開川兩岸壘石造壁以防土沙塌落。
清溪川的主流和支流:清溪川是從白岳山、仁王山、南山等多處留下的水匯流後流過城區及五間水門之後與中浪川匯流入漢江。從城區內外流入清溪川的水系約有28條,其中發源自白岳山西側仁王山東側山腳的白雲洞川是清溪川的源頭(現鍾路區青雲洞)。
下邊就介紹清溪川上具歷史性的橋,現在我們在清溪川仍可以看到復原後的她們。
廣通橋(광통교):1410年(太宗十年),從神德王后(太祖繼妃)之墓取石材而建的當時都城最大的橋樑,是御駕和使臣隊列的主要通道,也是進行踏橋、放風箏等民俗活動的場所。橋台還留有原先在神德王后墓地的精緻雕刻,橋墩上刻有多次濬川的記錄,其歷史價值很高。1910年,因在橋上鋪設電車線路,使橋大為受損,並隨著1959年清溪川覆蓋工程完全埋入道路下。2005年,隨著清溪川的復原,該橋也復原並移到較原先位置上游150米處。
長通橋(장통교):橋中央高兩岸處低,沒有設置欄杆,具備柔和而簡潔的美麗。朝鮮時期,其周邊被稱為中村,多數住著市井商人、醫生、譯官等。1929年,由於大雨橋中央塌落,隨著1959年清溪川的覆蓋徹底消失。
五間水門(오간수문):朝鮮初期建造都城時,在興仁之門(即東大門)和光熙門(南小門)之間城郭下設置的水門,因有5座水門而得名。1760年(英祖36年)濬川時有過大規模整治,周圍垂柳很多而以春遊場所聞名。1907年,為讓開川之水通暢,水門被拆,次年在原位建混凝土橋以代替。
水標橋(수표교):1420年(世宗2年)建橋並成為馬廛橋,1441年(世宗23年)為測開川之水位而設水標石後起稱為水標橋。1959年清溪川覆蓋工程啟動後,移到獎忠壇公園進行保存。和廣通橋一樣,水標橋也是清溪川代表性橋樑,並踏橋、放風箏等民俗活動聞名。
朝鮮後期的水標(조선후기의 수표.1833年[順祖33年]):被指定為寶物第838號,現保存在世宗大王紀念館。石柱兩側以1尺為刻度從1尺刻到10尺,並在3尺、6尺、9尺處刻0記號,作為測量渴水、平水、大水的標誌。一般水位在尺左右浮動,若超過9尺,被視為危險水位,是開川泛濫之兆。
箭串橋(살곶이다리):現存朝鮮時期橋樑中,規模最大,是都城向東往江陵、向南往忠州等地方的交通要害。因其位於箭串村而得名箭串橋。1920年大雨時橋樑部分流失,1972年通過復原變成現今面貌。
戰後染色廠:韓國戰爭結束後,韓國所有物資極度缺乏。只有軍隊外泄的軍用物資還算有些富餘,染色的軍服也成了一般男性的平日服裝。清溪川邊,也出現了很多軍服染色廠商,它們排放的廢水流入清溪川並使下游的水始終處於深灰色狀態。
1951年1月4日南北韓戰爭後,50萬名難民南下,聚居在清溪川兩岸,形成了板子村。
清溪川覆蓋工程的圖片。
廣通橋至五間水門之間的覆蓋工程(1958.12--1961)
清溪川開設平和市場(1962.2)
清拆清溪川板子村(1965.9)
興建清溪高架道路(1967.8--1971.8)
1960年代覆蓋工程:韓國戰爭後,清溪川出現了很多木板屋,到處都是污水和垃圾。而在當時經濟條件下能夠解決清溪川問題的就是覆蓋。始於1958年的覆蓋工程歷時20年完成,包括1958年至1961年從廣通橋到清溪6街五間水橋區段、1965年到1967年從五間水橋到新設洞區段、1970年到1977年從新設洞到新踏鐵橋區段等工程,覆蓋後清溪川上面建設了長5.8公里、寬12米的高架道路。
世運商場落成(1967),不知道來過韓國的BLOG友,你們點這個世運商場有印象嗎﹖她現在其實仍在的,在宗廟斜對面的呢﹗她其實一路展伸至忠正路那邊的。
世運商場的建設:世運商場所在位置為日帝強佔時期疏開空地帶,即二戰時期空襲造成火災時為防止火勢蔓延而建的空地。韓國戰爭後,隨著眾多難民搬入變成了板子村。1960年代以後,在城區開發過程當中未獲批准的板子村被拆除,1967年建成了"商住結合"概念的世運商場。一段時期以來,世運商場和清溪高架道路一起成為了首爾發展的象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阻礙城市發展的混凝土建築。清溪川復原後,開始推動她的再開展和規劃。
各位如果有計劃漫遊清溪川的話,建議先看完這個介紹清溪川的展覽再去遊清溪川,相信你置身在清溪川所見的一切,都別有一番感覺。
www.cgcm.go.kr
[清溪川文化館]其實有好幾個地鐵站都可以到達,其中2號線龍頭驛2號出口出來,向清溪川方向走,橫過古山子橋轉右繼續直行便可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