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韓國京畿道仁川炸醬麵博物館(짜장면박물관)


(31/10.星期三)和企鵝仔到仁川中華街那邊進行文化考查,事前我們已請了導賞員作講解,那天大家便分組跟著導賞員走,我跟的其中一組首先到炸醬麵博物館(짜장면박물관/JjaJangMyeon Museum)參觀。




面前這座位於仁川善鄰洞的炸醬麵博物館(짜장면 박물관)前身是建於1908年的中國餐廳共和春(登記文化遺產第246號)。她"是由來自中國山東地區的匠人參與建造的中庭式中國風格建築,外牆用磚砌成,室內以多樣的花紋和紅色進行華麗的裝飾。起初共和春用於給貿易商們提供住宿。隨著中國料理受到大眾喜愛擴大了餐廳部分,直到1980年代成為具備大型宴會廳的著名中國餐廳。仁川廣域市中區購買共和春的建築後,經修建把室內改為展覽館並從2012年開始用為炸醬麵博物館"


一天賣出700多萬碗的"國民飲食"——炸醬麵最早誕生於開港時期的仁川。在1883年仁川港開港之後,來自中國山東的華僑們把在煮熟的麵條裏放大醬和各種蔬菜拌著吃的家鄉飲食——"炸醬麵"帶到韓國,韓國炸醬麵的歷史始於此時。

炸醬麵因烹飪方法簡單,所以逐漸受到熟識大醬文化的韓國人喜歡,在中華料理繁盛的日本佔領時期成為中國餐廳的主要飯菜之一。



在1945年解放後,隨著添加焦糖而帶有甜味的黑色春醬的普及,山東式炸醬麵變成韓式炸醬麵。而且,在1960-1970年代因大米不足,韓國政府出台的粗食和麵食獎勵政策以及低廉的麵粉價格,炸醬麵成為最受歡迎的外餐之一。

在這一時期,炸醬麵成為工作在產業現場的工人們最快,最方便的飲食,並成為全家人一起外出聚餐的主要飲食。因此,炸醬麵被很多人所記為"產業化時代的戰鬥食糧","回憶中的飲食"。

炸醬麵博物館是為了展示和回顧誕生於開港時期的仁川,現已列入"韓國100大民族文化象徵"的韓式炸醬麵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而建立的博物館。


一上二樓,首先是看到"華僑歷史與炸醬麵(화교역사와 짜장면)"的圖片資料。

"現深受韓國人喜愛的炸醬麵其材料和味道如今有較大變化,但自開港時期由仁川港的華僑們最初帶入韓國的中國山東地方飲食精髓還扎根於此。

在常設展覽的開頭部分,通過1883年仁川港開港以後的仁川華僑歷史展示了炸醬麵的誕生和變化的歷史背景
"


第一展廳"炸醬麵的誕生"。這個展廳"再現了最早誕生炸醬麵的開港時期仁川港碼頭的情景""通過各種模型展示了仁川港做工的中國工人們用山東式'炸醬麵'簡單地解決一頓飯的情況"



以前是這樣賣炸醬麵。



第二展廳再現了1930年代共和春的接待室(1930년대 공화춘과 짜장면)。來自山東的華僑們帶到韓國的炸醬麵直到中華料理非常愛歡迎的日本佔領時期才登上餐廳的菜單。由共和春收集整理的遺物重現接待室內部,並把吃炸醬麵的多樣的人物模型和遺物展示於此,表現了在餐廳品嚐炸醬麵的新的發展階段。








第三展廳再現了在1970年代迎來炸醬麵全盛時期(1970년대 짜장면의 전성기)的中國餐廳的情景。



解放後,隨著使用添加焦糖而帶有甜味的春醬,炸醬麵更加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且,因政府的麵粉消費獎勵政策和產業化帶來的外餐文化的擴散,炸醬麵成為所有韓國人喜愛的飲食。


在展廳裏以參加畢業典禮後全家人一起在餐廳吃炸醬麵的情景為背景,了解炸醬麵價格的變化,粗食和麵食獎勵運動,炸醬麵的麵條等有關炸醬麵的各種故事。


現在參加完子女的畢業典禮,應該不再是吃炸醬麵慶祝了﹗炸醬麵反而成為現在韓國人點外賣時其中一個受歡迎的選擇。



第四展廳"現代的文化象徵——炸醬麵"是通過多樣的媒介了解深入韓國文化的炸醬麵的各種現狀及其意義的場所。


在展廳裏可以通過視頻,遺物,展覽資料了解炸醬麵的種類,

送炸醬麵的鐵箱的變化過程,炸醬麵劇場,唐人街的生活等從炸醬麵中產生的多樣的文化因素。 
  







  
大家找找看菜單上一碗炸醬麵多少錢一碗﹖


後來又漲價到多少錢一碗﹖


現在一碗炸醬麵最便宜也要四、五千won。


看完二樓的展廳,下樓去看一樓的展區。


這個展區把"1960年代共和春的廚房"重現在參觀者眼前。



通過大型屏幕了解已成為博物館的共和春的建築歷史和炸醬麵的烹飪方法,


並以手打廚房和刀削廚房以及灶台了解1960年代在共和春廚房制作炸醬麵的情景。









[炸醬麵博物館(짜장면박물관)] www.icjg.go.kr

註:紅色字樣引自博物館小冊子內的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