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台中自遊行Day6@20號倉庫(Stock 20)


(12/7.星期二)走進台中火車站前邊的行人隧道,便可以去台中的後火車站,不過我們的目的地並不是後車,而是位於後站隔鄰的20號倉庫(Stock 20)。


幸好沿途都有指示牌教我們怎麼走,


不一會,我們便到達20號倉庫,



來這個倉庫參觀,主要是想看看台灣藝術家的作品,還有看看他們從事創作的地方。


今天到底有什麼展覽可看,我們事前完全不知道的。



哈哈﹗原來今回有部分展品,非並眼看手勿動﹗參觀者還可以跟它進行互動,一起進行藝術創作。像下邊印台上的印痕,我也有份參與﹗


作者還叫各位"盡興"地翻動下邊的木糠。




下邊各款擺設,還附有漫畫故事說明。





下邊的還可以觸摸的,不過摸的時候要小心﹗




這個還說歡迎各位觸摸,不過想用腳的話請赤腳。





嘩﹗很攪笑的杯﹗




再走進大倉庫那邊卻是黑黑的,看的全是電子裝置藝術展品。








返回大門口那邊還有關於"20號倉庫"的歷史沿革:


"位於台中火車後站的"20號倉庫"是台中站一系列鐵道倉庫藝文再生計畫的代稱。它作為文建會"鐵道藝術網絡"的首站,除了車站位居南北交通樞紐的卓越條件外,更由於車站主體近百年的歷史和建築特色(興建於西元1917年,並於1995年納入二級古績),和台中地區豐富的人文環境和觀光資源,在2000年6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

"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綠起於1997年文建會委託學者專家的專案研究,評估鐵路倉庫具有高大、寬敞,適用於現代藝術展演的空間特性,而鐵道所擁有的產業文化資源,深刻地記錄著台灣的發展軌跡,並蘊含人們共同的生活記憶。"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爰此逐一發展,將閒置的貨運倉庫整建為藝術家工作室及藝文展演新地標,與國際藝文生態接軌或發展地方文化特色,並期待促進藝文產業及觀光契機。"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環島包含新竹、台中、嘉義、枋寮及台東、花蓮六站,象徵台灣"火車頭"的文藝復興,在全球重視文化資產的時空背景下,實有其社會、經濟、文化多層面向的意義。

"20號倉庫"作為全台鐵道藝術網絡的先發節點,由姜樂靜建築師規劃改建,並在10年經營歷程中,從晦暗倉儲空間,創造出了藝術村的新人文意象,逐步建構為中部地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演平台,扶持藝術家無無數,並有多位走上國際舞台。"20號倉庫"目前隸屬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已具有國際聲譽,成為藝術人士造訪台中的重要選項;同時,透過經營團隊的專業策劃和駐站藝術家的創意,整合文化及產業議題,使藝術展演結合聚落文化,共同形塑文化與觀光潛質。"


看完室內的展覽,我們走到外邊,看看藝術家創作的工作坊。遠看火車站月台上還有一些奇怪的展品……





嘩﹗這棵樹的生命力果然頑強﹗被斬開兩截還可以繼續生長﹗





基本上其它小倉庫都有藝術家進駐,只是很多都沒有人在裏面。



除了有值班的藝術家駐場,還有些興趣班供人參加。









有的工作坊還順便變成展覽場地。








走到盡頭,我們在火車卡旁邊的椅子坐下休息,


走出大馬路繼續前行,


不一會又返回後站那邊的入口,





那兒原來還有一些藝術擺設,最後我們沿地下隧道返回台中火車站那邊,準備去下一個目的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